在线客服

猪疫苗 禽疫苗 化药产品 牛羊产品 人力资源
在线客服

鸡传染性鼻炎鉴别诊断与防治

来源:周锦华发布时间:2021-12-15 点击率:2877

鸡传染性鼻炎(以下简称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等。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造成育成鸡生长发育减慢、均匀度变差,蛋鸡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显著下降(10%~30%),目前该病在我国已广泛流行。

1 病原

1.1形态及培养特性

副鸡嗜血杆菌呈多形性。幼龄时为一种革兰氏阴性的小球杆菌,两极染色,不形成芽孢,无鞭毛。兼性厌氧,在含有5%的CO2大气条件下生长较好。对营养要求较高,鲜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可满足本菌的营养需求,经24小时后可形成露滴样小菌落,不溶血。本菌可经鸡胚卵黄囊内接种,24~48小时内致死鸡胚,在卵黄和鸡胚内含菌量较高。发病初期鼻液含菌量高,经7~10天菌体基本消失,但与支原体、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时排菌期延长。病原分离时采集发病初期且未经抗生素治疗的病料分出率较高。

1.jpg 

1 副鸡嗜血杆菌培养形态、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图片

1.2 分型及抗原特点

 Page分型将本菌分为A、B、C三个血清型,我国这三种血清型均有分布,不同区域优势流行菌株有差异。Kume氏采用间接血凝抑制试验将本菌分为Ⅰ、Ⅱ、Ⅲ血清群,后改为A、B、C血清群,使之与Page的A、B、C血清型对应,并分A1、A2、A3、A4、B1、B变、C1、C2、C3、C4等多个血清型。B血清型内各菌株之间的交叉保护仅仅是部分保护。

1.3 抵抗力  

本菌的抵抗力很弱,培养基上的细菌在4℃时能存活两周,卵黄囊内菌体-20℃应每月继代一次。本菌对热及消毒药也很敏感,在45℃存活不过6分钟,在冻干条件下可保存十年。

2 流行病学

2.1 易感动物

    各品种4周以上的鸡较为敏感,1周龄内的雏鸡则有一定的抵抗力。其他家禽(如火鸡、鸭、鹅、鸽)和实验动物(如家兔、小白鼠、豚鼠等)无论自然感染还是人工感染,对该病均有很强的抵抗力。

2.2 传播途径和传染源  

该病主要由病鸡呼吸道和消化道排泄物传播。病鸡尤其是慢性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它们排出的病原菌通过空气、尘埃、饮水、饲料等传播而感染。

2.3 流行特点

本病发生虽无明显的季节性,但寒冷天气时通风效率下降,发病率相对更高。

3 临床症状

病初病鸡无明显症状,仅见鼻孔中有稀薄的水样鼻液,打喷嚏。病情进一步发展,鼻腔内流出浆液性或粘液状分泌物,逐渐变浓稠,并有臭味,打喷嚏,呼吸困难,病鸡常摇头,并不时用爪搔鼻喙部。粘液干燥后鼻孔周围凝结成淡黄色的结痂。病鸡面部发炎,一侧或两侧眼周围组织肿胀,严重的造成失明。后期口腔、腭裂上有干酪样物。严重者炎症蔓延到气管及支气管和肺部,引起呼吸困难和啰音,病鸡精神不振,食欲减少,体重逐渐下降,母鸡产蛋量下降,公鸡肉髯肿大。鸡群自然感染后的潜伏期较短,通常为1~3天,人工感染潜伏期为18~36小时。病程长短不一,由接种培养物发生的鼻炎病程为6~14天,由感染性的鼻窦分泌物引起的鼻炎病程可达50天以上,该病的死亡率约为20%,如有并发症,则死亡率增高。

2.jpg  

2  鸡传染性鼻炎引起的肿脸症状

4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是鼻腔、窦、喉和气管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充血肿胀,潮红,表面覆有大量粘液,窦内积有渗出物凝块或干酪性坏死物,严重时也导致支气管肺炎和气囊炎。面部和肉髯的皮下组织水肿,眼、鼻有恶臭的分泌物结成硬痂,眼睑有时粘合在一起。内脏一般无病变。产蛋鸡输卵管内有黄色干酪性分泌物,卵泡松软、血肿、坏死或萎缩,严重时可发生腹膜炎。

3.jpg 

3  传染性鼻炎引起的眶下窦干酪样物和脸皮下胶冻样水肿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需注意鉴别诊断症状相近的禽病。确诊需送专业实验室做病菌分离或核酸检测。

  鉴别诊断:

  ①传染性鼻炎:脸部大多数呈单侧性肿胀,不发紫。蛋壳质量变化不大,死亡率低。敏感抗生素药物治疗有效。剖检内脏病变不明显。

②禽流感:高致病禽流感脸部大多数呈双侧性浮肿,发紫,死亡快,死亡率高,抗生素治疗无效。低致病禽流感(H9亚型)常出现与鼻炎相似症状如脸部肿胀,但剖检有明显内脏病变如:气管出血,胸腺出血,肺脏充血或出血,气囊混浊增厚胰腺边缘出血腺胃乳头出血卵泡充血或淤血等。此外常H9引起蛋壳品质变化,蛋壳褪色或变薄。

 

 

4.jpg 

4  H9禽流感引起的气管出血、胸腺出血、气囊混浊增厚和胰腺出血

③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迅速,常有明显呼吸道症状,呼吸道大量黏液。雏鸡感染部分血清型传支后可引起蛋鸡输卵管不发育或膨大并充满液体。成鸡感染肾型传支后主要表现产蛋急剧下降,呼吸道症状不明显,蛋畸形,大小不一,软壳蛋,沙皮蛋较多,蛋清稀薄如水,浓蛋白层消失。肾型传支剖检常呈现花斑肾。 

 

5.jpg 

5 传支引起的假母鸡体态、输卵管畸形充满清亮液体和花斑肾

④支原体:呼吸道症状时间较长,肿脸的鸡在鸡群中传播较慢,并且精神和采食变化不大,气囊、肠系膜、腹膜等常出现气泡。

6.jpg 

6 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气囊炎,气囊出现气泡

  ⑤油苗注射不当:注射靠近头部时,免疫后一周左右可出现肿头,眼眶周围肿胀,发硬。切开有干酪样物、未吸收的油苗或肉芽肿,若无感染一般可自然康复。

  ⑥维生素A缺乏症:病鸡趾爪卷缩,眼睛流出奶样分泌物,喙和小腿黄色变淡。剖检可见鼻腔、口腔、食道以及嗉囊的黏膜表面有大量白色小结节,严重时结节融合成一层灰白色的伪膜覆盖于黏膜表面。   

6 防治措施

6.1 实施良好的生物安全和卫生消毒措施

  制定科学严格的消毒和管理措施,加强日常消毒,控制和切断该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禁止把不同日龄的鸡放在同一栋舍内饲养,合理调整饲养密度。感染后耐过的康复鸡常成为带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病场(舍)应采取隔离、消毒、淘汰发病及康复的带菌鸡。病死鸡严禁乱扔,必须及时收集,送往指定地点进行焚烧或深埋。

6.2 免疫接种

 目前国内A、B、C三种血清型鼻炎病菌均有流行,因此选择鼻炎疫苗时必须同时含有这三种血清型的菌株。油乳型佐剂鼻炎疫苗相比其它类型佐剂拥有更长的保护期。鼻炎疫苗免疫次数应不少于两次,建议6周龄左右首次免疫,12~16周龄左右二次加强免疫。免疫前疫苗应充分地预温至40℃并摇匀,注射部位选择浅层胸肌注射,不建议腿部肌肉注射。

6.3 药物治疗

 本病病原对许多抗菌药物均敏感,如磺胺类药物、利高霉素、三代或四代头孢类药物、氟喹诺酮类等多种(类)抗生素对副鸡嗜血杆菌敏感,但肿脸症状消失者停药后容易复发,且不能达到清除带菌效果,即不能根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比较重要。药物治疗时一般需要两个疗程。发现肿脸症状后连续带鸡消毒可明显降低鸡群感染率和发病率。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时肉鸡需遵循严格的休药期,蛋鸡产蛋期禁用抗生素药物。

  发病鸡药物治疗时根据鸡群状态选择同时免疫鼻炎疫苗或治疗过后尽快补免鼻炎疫苗可降低鼻炎复发率。

6.4改善管理,提高鸡群体质  

现在很多养殖户依然有“一针疫苗安天下”的心理,但疫苗免疫并不是万能的。因为鼻炎是细菌性疾病,细菌性病原免疫原性比病毒差,细菌性疫苗的保护率相对于病毒性疫苗较低。当前鼻炎疫苗其一次免疫的保护率在80%左右,且保护期较短,二次免疫的保护率可提升至90%以上,且可延长保护期至6~9个月。鸡传染性鼻炎主要通过鼻腔呼吸道感染鸡群,病菌在这些部位生长繁殖,油苗免疫产生的是体液抗体,体液抗体几乎不能到达鼻腔和呼吸道粘膜,因此不能有效阻止鸡感染鼻炎病菌,只能阻止病菌通过血液向内部侵袭,阻止内脏器官感染鼻炎病菌,免疫接种只是控制传染性鼻炎的有效方法之一。真正阻止鸡群感染要靠鸡舍的管理、隔离和坚持消毒,即生物安全措施。改善鸡舍环境,提高通风质量,降低氨气浓度,保持合理湿度,减轻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能有效降低鼻炎病菌感染后的发病率和传播速度。

总之,面对近年鼻炎发病率增高的趋势,防治需要采取综合性措施,总结起来就是:消毒隔离、加强管理、接种疫苗、合理用药、优质饲料。

7.jpg 


公司地址:成都东部新区石盘街道檬子路6号

联系电话:028-27282488 销售电话:028-27400432 邮箱:hpswjt@163.com

华派移动官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华派

Copyright?2019 华派生物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蜀ICP备:蜀ICP备12000364号-1 网站技术支持:明腾网络